菜鸟笔记
提升您的技术认知

操作系统笔记

进程,线程,协程与并行,并发进程线程协程的区别死锁进程,线程,多线程i 的线程安全性同步和异步孤儿进程和僵尸进程/proc进程信息linux中的分段和分页互斥量 mutex线程进程间通信进程创建进程优先级进程的基础知识进程与线程的区别(面试题)线程的控制(创建,终止,等待,分离)可重入 vs 线程安全死锁的概念一级缓存和二级缓存的理解一句话解说内存屏障 memory barrierbrk(), sbrk() 用法详解malloc/free函数的简单实现一文讲透 “进程、线程、协程”linux进程状态线程池的陷阱linux内核学习之进程和线程进程与线程的区别和联系内存寻址linux io子系统和文件系统读写流程page cache和buffer cache的区别与联系漫谈linux文件io多线程和多进程的区别内存泄漏字节、字、位、比特的概念和关系如何避免死锁ansi是什么编码?cpu寻址范围(寻址空间)cpu 使用率低高负载的原因创建多少个线程合适操作系统下spinlock锁解析、模拟及损耗分析线程堆栈堆和栈的内存分配堆和栈的概念和区别堆和栈的区别,申请方式,程序的内存分配什么是 pod 数据类型linux内存分配小结--malloc、brk、mmap系统调用与内存管理(sbrk、brk、mmap、munmap)进程描述和控制cpu执行程序的原理编译的基本概念linux虚拟地址空间布局一个程序从源代码到可执行程序的过程程序的运行机制——cpu、内存、指令的那些事分页内存管理——虚拟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深刻理解linux进程间通信fork之后父子进程的内存关系fork之后,子进程继承了父进程哪些内容关于协程及其锁的一些认识对协程的一点理解std::thread join和detach区别cas和aba问题cas算法锁和无锁无锁队列的实现lock-free 编程锁开销优化以及cas进程、线程和协程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多线程的同步与互斥(互斥锁、条件变量、读写锁、自旋锁、信号量)linux 原来是这么管理内存的线程上下文切换怎么玩儿进程和线程通信原理cpu密集型 和 io密集型cas原理以及atomic原子类分析改变线程状态的八个方法六种进程间通信方式

堆和栈的内存分配-ag真人游戏

阅读 : 1650

  在计算机领域,堆栈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概念,堆栈是两种数据结构。堆栈都是一种数据项按序排列的数据结构,只能在一端(称为栈顶(top))对数据项进行插入和删除。在单片机应用中,堆栈是个特殊的存储区,主要功能是暂时存放数据和地址,通常用来保护断点和现场。

要点:
,优先队列(priority queue);普通的队列是一种先进先出的数据结构(fifo—first-in/first-out),元素在队列尾追加,而从队列头删除,(例如:乘车排队,先来的排在前面先上车,后来的就要排的后面后上车; 哎,哎,你怎么插队呢,学没学过队列);在优先队列中,元素被赋予优先级。当访问元素时,具有最高优先级的元素最先取出。优先队列具有最高级先出 (largest-in,first-out)的行为特征。

,先进后出(filo—first-in/last-out)(例如:超市排队结账,大一点的超市收银台都是一段狭长的过道,本来下一个是你了,突然这个收银台说不结了,ok,栈形成了,排在前面的要后出去了)。

1、一个由c/c 编译的程序占用的内存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栈区(stack)

由编译器自动分配释放,存放函数的参数值,局部变量的值等。其
操作方式类似于数据结构中的栈。

2)、堆区(heap)

一般由程序员分配释放, 若程序员不释放,程序结束时可能由os回
收 。注意它与数据结构中的堆是两回事,分配方式倒是类似于链表。

3)、全局区(静态区)(static)

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的存储是放在一块的,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静态变量在一块区域,未初始化的全局变量和未初始化的静态变量在相邻的另一块区域。 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4)、文字常量区

常量字符串就是放在这里的,程序结束后由系统释放 。

5)、程序代码区

存放函数体的二进制代码。

2、变量的存储方式


  首先,定义静态变量时如果没有初始化编译器会自动初始化为0.。接下来,如果是使用常量表达式初始化了变量,则编译器仅根据文件内容(包括被包含的头文件)就可以计算表达式,编译器将执行常量表达式初始化。必要时,编译器将执行简单计算。如果没有足够的信息,变量将被动态初始化。请看一下代码:

int global_1=1000;//静态变量外部链接性常量表达式初始化
int global_2;//静态变量外部链接性零初始化
static int one_file_1=1000;//静态变量内部链接性常量表达式初始化
static int one_file_2;//静态变量内部链接性零初始化
int main()
{
static int count_1=1000;//静态变量无链接性常量表达式初始化
static int count_2;//静态变量无链接性零初始化
return 0;
}

  所有的静态持续变量都有下述初始化特征:未被初始化的静态变量的所有位都被设为0。这种变量被称为零初始化。以上代码说明关键字static的两种用法,但含义有些不同:用于局部声明,以指出变量是无链接性的静态变量时,static表示的是存储持续性;而用于代码块外声明时,static表示内部链接性,而变量已经是静态持续性了。有人称之为关键字重载,即关键字的含义取决于上下文。

1.管理方式不同

栈,由编译器自动管理,无需程序员手工控制;堆:产生和释放由程序员控制。

2. 空间大小不同

栈的空间有限;堆内存可以达到4g,。

3. 能否产生碎片不同

栈不会产生碎片,因为栈是种先进后出的队列。堆则容易产生碎片,多次的new/delete
会造成内存的不连续,从而造成大量的碎片。

4. 生长方向不同

堆的生长方式是向上的,栈是向下的。

5. 分配方式不同

堆是动态分配的。栈可以是静态分配和动态分配两种,但是栈的动态分配由编译器释放。

6. 缓存级别不同:

  1)、栈使用的是一级缓存, 他们通常都是被调用时处于存储空间中,调用完毕立即释放;
  2)、堆是存放在二级缓存中,生命周期由虚拟机的垃圾回收算法来决定(并不是一旦成为孤儿对象就能被回收)。所以调用这些对象的速度要相对来得低一些。

7. 分配效率不同

  栈是机器系统提供的数据结构,计算机底层对栈提供支持:分配专门的寄存器存放栈的地址,压栈出栈都有专门的指令。堆则是由c/c 函数库提供,库函数会按照一定的算法在堆内存中搜索可用的足够大小的空间,如果没有足够大小的空间(可能是由于内存碎片太多),就有可能调用系统功能去增加程序数据段的内存空间,这样就有机会分到足够大小的内存,然后进行返回。显然,堆的效率比栈要低得多。
  堆和栈相比,由于大量new/delete的使用,容易造成大量的内存碎片;由于没有专门的系统支持,效率很低;由于可能引发用户态和核心态的切换,内存的申请,代价变得更加昂贵。所以栈在程序中是应用最广泛的,就算是函数的调用也利用栈去完成,函数调用过程中的参数,返回地址,ebp和局部变量都采用栈的方式存放。所以,我们推荐大家 尽量用栈,而不是用堆。
  栈和堆相比不是那么灵活,有时候分配大量的内存空间,还是用堆好一些。
  无论是堆还是栈,都要防止越界现象的发生。

例子程序

//main.cpp    
  int   a   =   0;   全局初始化区    
  char   *p1;   全局未初始化区    
  main()    
  {    
  int   b;   栈    
  char   s[]   =   "abc";   栈    
  char   *p2;   栈    
  char   *p3   =   "123456";   123456/0在常量区,p3在栈上。    
  static   int   c   =0;   全局(静态)初始化区    
  p1   =   (char   *)malloc(10);    
  p2   =   (char   *)malloc(20);    
  分配得来得10和20字节的区域就在堆区。    
  strcpy(p1,   "123456");   123456/0放在常量区,编译器可能会将它与p3所指向的"123456"  
  优化成一个地方。    
  }    

1. 栈(stack)与堆(heap)都是java用来在ram中存放数据的地方。

与c 不同,java自动管理栈和堆,程序员不能直接地设置栈或堆。

2. 栈的优势是,存取速度比堆要快,仅次于直接位于cpu中的寄存器。

但缺点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大小与生存期必须是确定的,缺乏灵活性。另外,栈数据在多个线程或者多个栈之间是不可以共享的,但是在栈内部多个值相等的变量是可以指向一个地址的,详见第3点。堆的优势是可以动态地分配内存大小,生存期也不必事先告诉编译器,java的垃圾收集器会自动收走这些不再使用的数据。但缺点是,由于要在运行时动态分配内存,存取速度较慢。

3.java中的数据类型有两种。

一种是基本类型(primitivetypes), 共有8种,即int,short, long, byte, float, double, boolean, char(注意,并没有string的基本类型)。这种类型的定义是通过诸如int a= 3; long b = 255l;的形式来定义的,称为自动变量。值得注意的是,自动变量存的是字面值,不是类的实例,即不是类的引用,这里并没有类的存在。如int a= 3; 这里的a是一个指向int类型的引用,指向3这个字面值。这些字面值的数据,由于大小可知,生存期可知(这些字面值固定定义在某个程序块里面,程序块退出后,字段值就消失了),出于追求速度的原因,就存在于栈中。
另外,栈有一个很重要的特殊性,就是存在栈中的数据可以共享。假设我们同时定义:

int a=3;
int b=3;

编译器先处理int a= 3;首先它会在栈中创建一个变量为a的内存空间,然后查找有没有字面值为3的地址,没找到,就开辟一个存放3这个字面值的地址,然后将a指向3的地址。接着处理int b= 3;在创建完b的引用变量后,由于在栈中已经有3这个字面值,便将b直接指向3的地址。这样,就出现了a与b同时均指向3的情况。
特别注意的是,这种字面值的引用与类对象的引用不同。假定两个类对象的引用同时指向一个对象,如果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修改了这个对象的内部状态,那么另一个对象引用变量也即刻反映出这个变化。相反,通过字面值的引用来修改其值,不会导致另一个指向此字面值的引用的值也跟着改变的情况。如上例,我们定义完a与b的值后,再令a=4;那么,b不会等于4,还是等于3。在编译器内部,遇到a=4;时,它就会重新搜索栈中是否有4的字面值,如果没有,重新开辟地址存放4的值;如果已经有了,则直接将a指向这个地址。因此a值的改变不会影响到b的值。
另一种是包装类数据,【如integer,string, double等将相应的基本数据类型包装起来的类。这些类数据全部存在于【堆】中】,java用new()语句来显示地告诉编译器,在运行时才根据需要动态创建,因此比较灵活,但缺点是要占用更多的时间。 4.string是一个特殊的包装类数据。即可以用string str = new string(“abc”);的形式来创建,也可以用stringstr = “abc”;的形式来创建(作为对比,在jdk 5.0之前,你从未见过integer i = 3;的表达式,因为类与字面值是不能通用的,除了string。而在jdk5.0中,这种表达式是可以的!因为编译器在后台进行integer i = new integer(3)的转换)。前者是规范的类的创建过程,即在java中,一切都是对象,而对象是类的实例,全部通过new()的形式来创建。java中的有些类,如dateformat类,可以通过该类的getinstance()方法来返回一个新创建的类,似乎违反了此原则。其实不然。该类运用了单例模式来返回类的实例,只不过这个实例是在该类内部通过new()来创建的,而getinstance()向外部隐藏了此细节。那为什么在string str = “abc”;中,并没有通过new()来创建实例,是不是违反了上述原则?其实没有。

4. 关于string str = “abc”的内部工作。

java内部将此语句转化为以下几个步骤:【string str = “abc”,string str不要连着】
(1)先定义一个名为str的对string类的对象引用变量:string str;
(2)【在【栈】中查找有没有存放值为”abc”的地址,如果没有,则开辟一个存放字面值为”abc”的地址,接着创建一个新的string类的对象o,并将o的字符串值指向这个地址,而且在栈中这个地址旁边记下这个引用的对象o。如果已经有了值为”abc”的地址,则查找对象o,并返回o的地址。】【上文说数据时存放在堆中,此文说数据存放在栈中】[因为此处不是通过new()创建的啊]
(3)将str指向对象o的地址。
值得注意的是,一般string类中字符串值都是直接存值的。但像string str = “abc”;这种场合下,其字符串值却是保存了一个指向存在栈中数据的引用!
为了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通过以下的几个代码进行验证。

string str1="abc";
string str2="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true

注意,我们这里并不用str1.equals(str2);的方式,因为这将比较两个字符串的值是否相等。==号,根据jdk的说明,只有在两个引用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时才返回真值。而我们在这里要看的是,str1与str2是否都指向了同一个对象。
  结果说明,jvm创建了两个引用str1和str2,但只创建了一个对象,而且两个引用都指向了这个对象。
我们再来更进一步,将以上代码改成:

string str1="abc";
string str2="abc";
str1="bcd";
system.out.println(str1 "," str2);//bcd,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false

这就是说,赋值的变化导致了类对象引用的变化,str1指向了另外一个新对象!而str2仍旧指向原来的对象。上例中,当我们将str1的值改为”bcd”时,jvm发现在栈中没有存放该值的地址,便开辟了这个地址,并创建了一个新的对象,其字符串的值指向这个地址。
事实上,string类被设计成为不可改变(immutable)的类。如果你要改变其值,可以,但jvm在运行时根据新值悄悄创建了一个新对象,然后将这个对象的地址返回给原来类的引用。这个创建过程虽说是完全自动进行的,但它毕竟占用了更多的时间。在对时间要求比较敏感的环境中,会带有一定的不良影响。
再修改原来代码:

string str1="abc";
string str2="abc";
str1="bcd";
string str3=str1;
system.out.println(str3);//bcd
string str4="bcd";
system.out.println(str1==str4);//true

我们再接着看以下的代码。

string str1 = new string("abc"); 
  string str2 = "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string str1 = "abc"; 
  string str2 = new string("abc");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false 

创建了两个引用。创建了两个对象。两个引用分别指向不同的两个对象。
以上两段代码说明,只要是用new()来新建对象的,都会在堆中创建,而且其字符串是单独存值的,即使与栈中的数据相同,也不会与栈中的数据共享。

5. 数据类型包装类的值不可修改。

不仅仅是string类的值不可修改,所有的数据类型包装类都不能更改其内部的值。

6. 结论与建议:

(1)我们在使用诸如string str = “abc”;的格式定义类时,总是想当然地认为,我们创建了string类的对象str。担心陷阱!对象可能并没有被创建!唯一可以肯定的是,指向string类的引用被创建了。至于这个引用到底是否指向了一个新的对象,必须根据上下文来考虑,除非你通过new()方法来显要地创建一个新的对象。因此,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我们创建了一个指向string类的对象的引用变量str,这个对象引用变量指向了某个值为”abc”的string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对排除程序中难以发现的bug是很有帮助的。
(2)使用string str = “abc”;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因为jvm会自动根据栈中数据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而对于stringstr = new string(“abc”);的代码,则一概在堆中创建新对象,而不管其字符串值是否相等,是否有必要创建新对象,从而加重了程序的负担。这个思想应该是享元模式的思想,但jdk的内部在这里实现是否应用了这个模式,不得而知。
(3)当比较包装类里面的数值是否相等时,用equals()方法;当测试两个包装类的引用是否指向同一个对象时,用==。
(4)由于string类的immutable性质,当string变量需要经常变换其值时,应该考虑使用stringbuffer类,以提高程序效率

1、申请方式

stack:
由系统自动分配。 例如,声明在函数中一个局部变量 int b; 系统自动在栈中为b开辟空间
heap:
需要程序员自己申请,并指明大小,在c中malloc函数
如p1 = (char *)malloc(10);
在c 中用new运算符
如p2 = new char[10];
但是注意p1、p2本身是在栈中的。

2、申请后系统的响应

栈:只要栈的剩余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系统将为程序提供内存,否则将报异常提示栈溢出。
堆:首先应该知道操作系统有一个记录空闲内存地址的链表,当系统收到程序的申请时,会遍历该链表,寻找第一个空间大于所申请空间的堆结点,然后将该结点从空闲结点链表中删除,并将该结点的空间分配给程序,另外,对于大多数系统,会在这块内存空间中的首地址处记录本次分配的大小,这样,代码中的delete语句才能正确的释放本内存空间。
另外,由于找到的堆结点的大小不一定正好等于申请的大小,系统会自动的将多余的那部分重新放入空闲链表中。

3、申请大小的限制

栈:在windows下,栈是向低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一块连续的内存的区域。这句话的意思是栈顶的地址和栈的最大容量是系统预先规定好的,在windows下,栈的大小是2m(也有的说是1m,总之是一个编译时就确定的常数),如果申请的空间超过栈的剩余空间时,将提示overflow。因此,能从栈获得的空间较小。
堆:堆是向高地址扩展的数据结构,是不连续的内存区域。这是由于系统是用链表来存储的空闲内存地址的,自然是不连续的,而链表的遍历方向是由低地址向高地址。堆的大小受限于计算机系统中有效的虚拟内存。由此可见,堆获得的空间比较灵活,也比较大。

4、申请效率的比较:

栈由系统自动分配,速度较快。但程序员是无法控制的。
堆是由new分配的内存,一般速度比较慢,而且容易产生内存碎片,不过用起来最方便.
另外,在windows下,最好的方式是用virtualalloc分配内存,他不是在堆,也不是在栈是
直接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保留一块内存,虽然用起来最不方便。但是速度快,也最灵活。

5、堆和栈中的存储内容

栈: 在函数调用时,首先进栈的是函数的各个参数,然后是主函数中后的下一条指令(函数调用语句的下一条可执行语句)的地址;在大多数的c编译器中,参数是由右往左入栈的(为什么是由右往左入栈的?),然后是函数中的局部变量。注意静态变量是不入栈的(存放在静态区)。
当本次函数调用结束后,局部变量先出栈,然后是参数,最后栈顶指针指向最开始存的地址,也就是主函数中的下一条指令,程序由该点继续运行。
堆:一般是在堆的头部用一个字节存放堆的大小。堆中的具体内容由程序员安排。

6、存取效率的比较

char s1[] = “aaaaaaaaaaaaaaa”;
char *s2 = “bbbbbbbbbbbbbbbbb”;
aaaaaaaaaaa是在运行时刻赋值的;
而bbbbbbbbbbb是在编译时就确定的;
但是,在以后的存取中,在栈上的数组比指针所指向的字符串(例如堆)快。
比如:
#include
void main()
{
char a = 1;
char c[] = “1234567890”;
char *p =”1234567890”;
a = c[1];
a = p[1];
return;
}
对应的汇编代码
10: a = c[1];
00401067 8a 4d f1 mov cl,byte ptr [ebp-0fh]
0040106a 88 4d fc mov byte ptr [ebp-4],cl
11: a = p[1];
0040106d 8b 55 ec mov edx,dword ptr [ebp-14h]
00401070 8a 42 01 mov al,byte ptr [edx 1]
00401073 88 45 fc mov byte ptr [ebp-4],al
第一种在读取时直接就把字符串中的元素读到寄存器cl中,而第二种则要先把指针值读到edx中,再根据edx读取字符,显然慢了。

7、小结:

堆和栈的区别可以用如下的比喻来看出:
使用栈就象我们去饭馆里吃饭,只管点菜(发出申请)、付钱、和吃(使用),吃饱了就走,不必理会切菜、洗菜等准备工作和洗碗、刷锅等扫尾工作,他的好处是快捷,但是自由度小。
使用堆就象是自己动手做喜欢吃的菜肴,比较麻烦,但是比较符合自己的口味,而且自由度大。

网站地图